编号
zgly000037150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利用燃煤飞灰作为时间标记物评价坡耕地黑土侵蚀物质和有机碳的再分配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母体文献
土壤学报
年卷期
2005,42(1)
页码
16-23
年份
2005
分类号
S153
S157
关键词
土壤表层
黑土
坡耕地
有机碳
埋藏
利用
堆积
燃煤飞灰
大气CO2
土壤深度
文摘内容
燃煤飞灰(以下简称飞灰)作为时间标记物克服了放射性同位素^137Cs示踪方法不能鉴定大气核爆炸之前的土壤再分布过程这一缺陷。本文利用土体中的飞灰研究坡耕地黑土有机碳的时空再分布特征。尝试建立飞灰在土壤中分层的方法, 根据飞灰和土壤有机碳(SOC)随土壤深度的分布特征鉴定土壤堆积厚度, 以及堆积土壤的相对年代。结果表明: 用飞灰示踪技术鉴定的埋藏土壤表层与SOC含量随深度变化确定的埋藏表层吻合较好, 景观中低洼部位在飞灰出现前就有一定的土壤堆积。各地貌部位坡肩侵蚀最为严重, 有机碳含量最低; 坡顶坡度较小, 侵蚀微弱; 坡脚和坡足发生沉积。土壤沉积速率在1.01-5.56mm a^-1之间。研究结果还表明堆积部位埋藏层的SOC含量较高, 说明有相当数量的有机碳被隐遁在目前的耕作层之下。因此, 在评价农田土壤作为大气CO2“源”或“汇”时应该考虑景观中土壤物质迁移和埋藏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