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密度对尖头叶藜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异速生长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54803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密度对尖头叶藜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异速生长的影响

作者 范高华  崔桢  张金伟  黄迎新  神祥金  赵学勇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草地科学研究所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7年15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Q948.1 

关键词 密度  生物量分配  异速生长  表型可塑性  尖头叶藜 

文摘内容 植物器官指示植物不同的功能,而植物器官生物量分配比例的变化表征了植物对资源获取能力的调整。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各器官呈一种明显的异速生长规律。利用异速生长分析方法,通过模拟不同密度(16、44.4、100、400株/m~2)下尖头叶藜(Chenopodium acuminatum)的生长特性,研究密度对尖头叶藜器官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异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增加,尖头叶藜地上和地下器官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竞争:其中,根和主茎生物量分配增加,茎和地上生物量分配减少,而叶和繁殖生物量分配不随密度变化而变化。研究发现,尖头叶藜各器官间具有显著的异速生长关系:其中叶∶主茎、根∶地上部分、根∶茎、根∶主茎、繁殖器官∶地上部分及繁殖器官∶根生物量间的异速生长不随密度变化而变化,属于表观可塑性;而叶∶地上部分、叶∶根、叶∶茎、茎∶地上部分、主茎∶地上部分、繁殖器官∶茎、繁殖器官∶主茎生物量间具有极显著的异速生长关系,异速指数和个体大小显著受密度变化影响,属于真正可塑性,这表明密度能够影响尖头叶藜各器官的生长变化。尖头叶藜叶∶主茎、叶∶根及主茎∶地上部分生物量间的异速指数在D4-密度时与3/4差异不显著(P>0.05),符合生态代谢理论,而在D1—D3密度时与3/4差异显著(P<0.05),表明充分竞争的植株更符合代谢理论,而竞争不激烈的植株对资源的投入具有物种特异性。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