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39468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野生与栽培甘草不同部位甘草酸分布特点及其意义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植物学通报
年卷期
2006,23(2)
页码
164-168
年份
2006
分类号
S567.71
S865.42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
甘草酸含量
不同部位
文摘内容
研究了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不同部位的甘草酸分布特点及动态变化。野生及栽培甘草地下部分甘草酸含量较高, 其中不定根中甘草酸含量与主根接近。野生甘草与栽培甘草地下部分甘草酸含量的月变化规律相似, 且根茎中甘草酸含量比主根、不定根变化幅度大。在一个生长季中, 栽培甘草主根甘草酸以10月份含量最高, 表明秋末是最佳采收期。栽培甘草主根在1.0m土壤深度甘草酸含量较高且有继续增加的趋势, 故直接播种方式种植甘草不利于根系采收, 造成资源浪费, 需要探索更有效的甘草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