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西藏河滩流动沙地植被恢复及物种多样性变化



编号 zgly000157304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西藏河滩流动沙地植被恢复及物种多样性变化

作者 廖承锐  吕国屏  王涛  徐雁南  李海东 

作者单位 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母体文献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 2018年02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Q948 

关键词 风沙化土地  植被恢复  植物多样性  西藏高原 

文摘内容 【目的】分析在河滩流动沙地上不同地面处理措施对沙地植被恢复的影响,为雅鲁藏布江中游河滩流动沙地的植被恢复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雅鲁藏布江中游河滩流动沙地的多年植被恢复试验中,进行不同地面处理措施下各流动沙丘恢复植被的植物种组成和生长状况的野外实地调查,分析物种丰富度、α多样性的变化特征,同时结合2011年、2016年对试验地植物优势种的抽样调查,探讨了不同处理条件下沙地植被恢复情况。【结果】2008年以来,雅鲁藏布江中游河滩流动沙地植被恢复的存活植物种数可达10种,花棒、籽蒿和藏沙蒿在个体数量与生长状况上均优于其他植物种,且不同处理措施间植物的生长与物种多样性存在一定的差异,秸秆沙障植物物种数量最多,而植株生长状况对照较好。物种多样性则表现为石方格及塑料方格>秸秆沙障>无处理措施。【结论】花棒、籽蒿和藏沙蒿可以作为河滩流动沙地植被早期演替阶段的先锋植物。在植被恢复过程中,秸秆沙障既能保证物种多样性的水平,同时利于植物生长;但在人类活动干扰较为严重的区域,则可以铺设石方格及塑料方格,以提高植物多样性,进而促进植被生态系统的稳定,增强沙地植被恢复潜力。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