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不同定植期和摘心方案下5个品种(系)茶用菊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变化



编号 zgly000165744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定植期和摘心方案下5个品种(系)茶用菊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变化

作者 栾新生  陈发棣  房伟民  史亚东  赵爽  陈素梅  张飞  管志勇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农业部景观设计重点实验室  安徽菊泰滁菊草本科技有限公司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9年01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S682.11 

关键词 新品种(系)  茶用菊  定植期  摘心  产量 

文摘内容 为了比较5个茶用菊新品种(系)的产量水平,并筛选出获得高产的定植期和摘心方案,以‘苏菊10号’、‘苏菊12号’、‘苏菊13号’、‘CH1-44’、‘CH5-13’为试材,采用三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早、中、晚3个定植期,裂区为5个新品种(系),裂裂区为4种摘心方案,比较不同栽培措施下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5个新品种(系)中,‘CH5-13’和‘苏菊13号’产量相对较高,‘CH1-44’和‘苏菊10号’产量次之,‘苏菊12号’产量最低; 5月27日中期定植、二次摘心措施下5个新品种(系)的株高、冠幅、单株花数、花径、单花鲜质量、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显著优于其他处理,较5月7日和6月13日定植分别提高16.0%和19.0%、18.0%和22.8%、36.7%和42.2%、11.1%和2.3%、13.0%和4.0%、47.8%和36.6%、48.5%和36.7%.随着摘心时间的推迟,株高显著降低,二次摘心株高较不摘心降低50.2%;二次摘心处理的冠幅、单株花数、单花鲜质量、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最高,较不摘心依次提高17.0%、29.1%、5.5%、34.0%和34.8%.品种(系)、定植期、摘心方案3个因素对茶用菊生长性状和产量影响作用的大小依次为:定植期>品种>摘心.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