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嫁接板栗胴枯病病害调查与防治研究



编号 zgly000073034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嫁接板栗胴枯病病害调查与防治研究

学科分类 220.45;经济林学

作者 王祥坤 

作者单位 陕西省镇安县板栗研究所 

母体文献 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 2011(1)

页码 211-213

年份 2011 

分类号 S431.16 

关键词 板栗  嫁接  胴枯病  调查  防治 

文摘内容 [目的]掌握嫁接板栗胴枯病发病规律,研究其防治方法,以提高嫁接成活率,为生产、科研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于2008~2010年,先后在陕西省镇安县板栗产区对该病的危害症状、病原传播方式、发病条件及发病规律进行调查,通过不同时期、药剂、防治次数的试验,得出嫁接板栗胴枯病的防治方法。[结果]板栗嫁接时主要感病危害部位为嫁接伤口,可引起嫁接部位腐烂、皱缩、干枯,不能成活,降低嫁接成活率。胴枯病病原为子囊菌亚门真菌,由子囊菌孢子和分生孢子侵染所致,该病菌为兼性寄生菌,只能从伤口侵入;病菌孢子主要借风雨、砧木伤口和接穗接触传染。在镇安县,4月上、中旬是嫁接板栗植株发病高峰,病斑扩展快、可在短期内造成砧木伤口处腐烂,不能形成愈伤组织,嫁接接穗枯死。不同药剂、防治时期、防治次数下的板栗嫁接胴枯病防治效果有明显差异。[结论]药剂种类和用药时期是防治板栗嫁接胴枯病的关键,每年4月上旬,喷洒40%福美砷药剂500倍液2~3次,对嫁接板栗胴枯病的防治率可达83.6%,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