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林下植被和凋落物对寒温带森林生长季土壤CH_(4)通量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74212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林下植被和凋落物对寒温带森林生长季土壤CH_(4)通量的影响

作者 高明磊  满秀玲  段北星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1,41(24)

页码 9886-9897

年份 2021 

分类号 S71 

关键词 寒温带  天然林  CH_(4)通量  凋落物  林下植被 

文摘内容 为进一步探究林下植被和凋落物管理对我国寒温带森林生长季土壤CH_(4)通量的影响,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大兴安岭北部4种林型(白桦林、山杨林、樟子松林和兴安落叶松林)4种处理(自然状态、去除凋落物、去除林下植被以及去除林下植被和凋落物)的土壤CH_(4)通量排放特征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森林生长季土壤均表现为CH_(4)的汇,4种林型不同处理后土壤CH_(4)通量表现为单峰变化趋势,吸收峰值出现在7月或8月。自然状态4种林型土壤CH_(4)平均吸收通量表现为白桦林(-79.23±14.92)μg m^(-2)h^(-1)》山杨林(-64.27±9.60)μg m^(-2)h^(-1)》樟子松林(-62.54±15.48)μg m^(-2)h^(-1)》兴安落叶松林(-48.73±12.26)μg m^(-2)h^(-1),兴安落叶松土壤CH_(4)平均吸收通量显著小于其他三种林型(P《0.05)。相比于自然状态,4种林型在去除凋落物后土壤CH_(4)吸收通量提高了2.12%—12.15%,但变化幅度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去除林下植被后4种林型CH_(4)吸收通量提高了0.84%—20.55%,且只有山杨林吸收增加达到显著水平(P《0.05)。同时去除林下植被和凋落物后,对白桦林和樟子松土壤CH_(4)通量影响不显著(P》0.05),但对山杨林和兴安落叶松林影响显著(P《0.05)。总之,去除凋落物或林下植被均会提高土壤对CH_(4)吸收,去除林下植被对土壤CH_(4)通量的影响要大于去除凋落物的影响,但不同林型不同处理之间还存在差异。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