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苹果绵蚜寄生蜂(Aphelinus mali Haldeman)的生物学特性和其利用研究



编号 zgly000101381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苹果绵蚜寄生蜂(Aphelinus mali Haldeman)的生物学特性和其利用研究

作者 龙承德  王永佩  唐品志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 

母体文献 昆虫学报 

年卷期 1960年01期

年份 1960 

关键词 苹果绵蚜  生物学特性  农业害虫  米丘林  寄生性  寄主种类  幼虫期  杂交后代  寄生率  成虫产卵 

文摘内容 1.本研究工作自1953年开始至1956年,1957至1958年作了一些大量繁殖散放工作,均在山东青岛进行。通过室内外的饲养观察,了解苹果绵蚜寄生蜂一年发生代数、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田间与寄主的消长情况。通过生态条件的分析,找出寄生蜂不能全年抑制绵蚜发生为害的原因所在,然后根据米丘林的生物科学原理,运用远缘的种内杂交方法,提高当地寄生蜂的生活力,向苏联克里米亚地区引进寄生蜂进行杂交试验。证明有效之后乃在田间实际散放。通过1957年的调查,指出确实有效。对今后农业害虫的生物防除利用分布区内的迁移,改善生物群落的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2,绵蚜寄生蜂在青岛以老熟幼虫在寄主尸体内越冬,翌年3月下旬气温平均达6—7℃时变转为蛹,4月中旬气温平均达9—11℃时成虫羽化。一年发生10—12代。最少9代,最多可达13代。每代发育的时间长短与大气温度有密切的关系。其发育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2—27℃左右,大气相对湿度约在80—90%之间。较绵蚜要求的最适宜温湿度各为16.5—22℃及60—70%略高。这是年中绵蚜发生前期,寄生蜂不能控制它的主要原因之一。此蜂寄生性专一,在青岛田间以寄生苹果绵蚜为主,极少数能在加拿大白杨绵蚜上寄生。在人工强迫接种的情况下,能在榆树叶瘤蚜及野艾的绵蚜体上产卵并发育成长为老熟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