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基于随机过程的毛竹笋期生长模型构建及应用



编号 zgly000081745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基于随机过程的毛竹笋期生长模型构建及应用

学科分类 220.1070;森林植物学

作者 施拥军  刘恩斌  周国模  沈振明  俞淑红 

作者单位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林业科学 

年卷期 2013(9)

页码 89-93

年份 2013 

分类号 S758.1 

关键词 毛竹笋期生长  随机过程  Sloboda生长方程 

文摘内容 毛竹笋期生长与毛竹生长快、产量高、固碳功能强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研究毛竹笋期生长模型意义重大。本研究指出毛竹笋期生长受很多随机因素的干扰, 其实质上是随机过程, 并应用随机过程理论与Sloboda生长方程构建了毛竹笋期生长的随机过程模型, 及对该模型的特征函数进行研究。用本文构建的模型结合实测数据资料表明: 1)毛竹笋期生长在大约55天完成, 其生长过程可以分为2个阶段: 1—25天为第1阶段, 该阶段毛竹生长比较缓慢, 25—55天为第2阶段, 该阶段毛竹处于爆发式生长; 2)对于给定的生长时间(本文指天数), 毛竹的累积生长量是随机变量, 其概率分布曲线由左偏峰逐步转化为正态分布, 且其分布的峰值起初显著下降, 后逐步变为平稳; 3)毛竹笋期生长的第1阶段(1~25天), 其生物量的累积量不大, 但在生长的第2阶段(25—55天), 因竹高处在爆发式增长阶段且地径不变, 其生物量的累积速度非常快, 体现了毛竹超强的固碳功能; 4)对于不同的毛竹, Sloboda生长方程参数k, b的值相同, 而SI的值服从正态分布。本研究给出的毛竹笋期生长随机过程特征函数(均值函数、相关函数与标准差函数), 为进一步研究毛竹其他性质奠定基础。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