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60066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风蚀作用对盐尘释放、输送过程的影响——以新疆艾比湖地区为例
作者
吉力力·阿不都外力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母体文献
干旱区地理
年卷期
2009年02期
年份
2009
分类号
P512.2
P425.55
关键词
干旱区
沙尘暴
盐分
准噶尔山口
盐湖
干湖底部
新疆艾比湖
文摘内容
艾比湖地区处于准噶尔盆地西部,发源于准噶尔西部山口的大风流决定了该区风蚀作用的发展。由于人类活动而引起的艾比湖的干枯变成了新松散物质来源,最终导致了该区沙尘-盐尘暴的加剧。从1950年以来,随着准噶尔西部山麓平原的开垦和河道三角洲灌溉农业的发展,新疆第一大盐水湖——艾比湖水域面积也逐渐缩小,干涸湖底和湖滨地区荒漠化程度加剧,已成为中国西北方区域沙尘-盐尘暴主要来源地。研究该区风力运输机制和风蚀作用对盐尘释放、输送过程的影响,分析降尘物中盐分的化学成分、总量及沙尘暴的年内发生率和强度机制等。研究结果表明,干涸盐土湖底和盐漠沙丘的风蚀对盐尘的释放、输送过程起到积极地作用,它的形成与盐尘的扩散与沉降有密切的关系。随着离干涸湖底距离越远,沙尘暴的发生率、强度及降尘量也下降;降尘量为600 g·m-2·a-1(湖近)到70 g·m-2·a-1(离湖水面距离为100~200 km),其中盐分总量为14~27g·m-2·a-1;最大盐分含量可达为77 g·m-2·a-1。离湖越远,盐分的钙和硫酸盐成分越高,钠和氯化物成分越低。最后提出了对艾比湖湖区采取筑坝与隔离技术,分离出常年积水区和干涸湖底区,稳定艾比湖的水域面积,综合利用生物、化学、物理的防治技术,种植梭梭、柽柳、胡杨等耐盐灌、乔木树种,治理干涸湖底盐土风蚀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