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丹东地区养牛业的现状及努力方向



编号 zgly000132378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丹东地区养牛业的现状及努力方向

作者 袁安生  邵燕  杨惠君 

作者单位 辽宁省丹东市畜牧技术推广站  辽宁省丹东市畜牧技术推广站 118000  118000 

母体文献 中国草食动物 

年卷期 2007年03期

年份 2007 

分类号 F326.3 

关键词 丹东地区  养牛业  努力方向  奶牛生产  肉牛  黄牛改良  人工授精  本地黄牛  大市场  服务体系 

文摘内容 养牛业在丹东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20世纪初,随着移民流动,大批蒙古系牛种流入本地,通过多年的筛选杂交和自然驯化而形成“本地黄牛”。奶牛则是上世纪30年代伪“满洲国”时期由日本引进30头荷兰黑白花奶牛,70年代又由北京、青岛引进70头成年奶牛形成基础群扩繁至今。当时的生产力低下,缺乏选育,黄牛、奶牛均产生不同程度的退化,数量徘徊不前。及至上世纪70年代末,以人工授精为核心的品种改良、快速育肥、配合饲料、疫病综合防治等养牛技术的应用,丹东地区的养牛业才真正迈入了现代养殖模式,专业型肉牛、奶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性能不断提升,凤城、宽甸先后成为全国秸秆养牛基地县。养牛业成为丹东地区畜牧业的重要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