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丹江口水库浮游植物时空动态及影响因素



编号 zgly000141160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丹江口水库浮游植物时空动态及影响因素

作者 申恒伦  徐耀阳  王岚  张敏  孔令惠  蔡庆华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母体文献 植物科学学报 

年卷期 2011年06期

年份 2011 

分类号 Q949.2 

关键词 丹江口水库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藻类密度  演替趋势 

文摘内容 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对丹江口水库浮游植物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和分析,共采集到浮游植物8门、60属、110种及变种。种类组成以绿藻门、硅藻门和蓝藻门为主,其中绿藻门占优势,共计46种(42%),其次为硅藻35种(32%)。藻类年平均密度为4.17×106cell/L,最高密度为6.10×107cell/L,最低密度为5.16×103cell/L。各季节浮游植物优势种差异显著,春季为一种颤藻(Oscillatoria sp.)和尖针杆藻(Synedra acus),夏秋两季为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冬季转为倪氏拟多甲藻(Peridiniopsis niei)。空间分布上,丹江、汉江库区以及取水口3个区域浮游植物优势种为尖针杆藻,五青入库区则以倪氏拟多甲藻占优势。磷浓度是驱动丹江口水库藻类密度的主要影响因子。根据建库几十年来的对丹江口水库较为全面的4次调查资料,分析了丹江口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及变化趋势。自1958年以来,50年间,整个水库浮游植物密度增加了16倍,水库富营养化程度有增加的趋势。种类组成由适应河流的固着型硅藻,经过硅藻-绿藻-蓝藻型逐渐发展为硅藻-甲藻-隐藻-蓝藻型。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