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再生稻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编号 zgly000123509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再生稻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作者 余昌喜 

作者单位 江西省九江市植保植检站!332000 

母体文献 植保技术与推广 

年卷期 2001年03期

年份 2001 

分类号 S435.1 

关键词 再生稻  病虫害  稻飞虱  纹枯病菌  一代二化螟  吡虫啉WP  井冈霉素  稻纵卷叶螟  三化螟  促芽肥 

文摘内容 九江市1989年在修水县开始引进再生稻栽培技术,目前已在全市大面积推广。再生稻大米以其质优、无公害而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看好。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要夺取再生稻高产,搞好病虫害防治尤其重要。  1 再生稻及其病虫害发生特点  再生稻与双季早、晚稻及一季稻有着不同的生育特点,其生育期长,不仅要保证本季安全抽穗灌浆,还要确保茎秆粗壮青秀,茎中休眠芽正常,有利头季收获后而正常萌发成苗。由此,使再生稻的病虫害发生形成不同的特点。  1)自成桥梁。再生稻头季收获后,留有30~40 cm长的稻桩,是大多数病虫的过渡处,可方便地转至第二季为害,成为第二季的有效虫病源。  2)逐代加重。由于再生稻生育期长,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