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降雨格局变化对内蒙古典型草原优势种大针茅幼苗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39070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降雨格局变化对内蒙古典型草原优势种大针茅幼苗的影响

作者 周双喜  吴冬秀  张琳  施慧秋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母体文献 植物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0年10期

年份 2010 

分类号 S812 

关键词 生物量  降雨间隔时间  降雨量  根冠比  温带草原 

文摘内容 大针茅(Stipa grandis)是内蒙古草原的优势物种,研究其幼苗在不同降雨格局下的响应特征,可以为进一步研究降雨格局变化下内蒙古典型草原的响应特征提供科学依据。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利用开顶式生长室进行控制试验模拟降雨格局变化,研究了大针茅幼苗对总降雨量和降雨间隔时间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总降雨量增加50%使大针茅幼苗生长季末的地上生物量平均增加23%(p<0.05),而降雨间隔时间由5天增长为15天使地上生物量平均增加48.8%(p<0.001)。2)总降雨量对大针茅幼苗的地下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而在低降雨量条件下,降雨间隔时间增长使地下生物量增加56.2%(p<0.001),在高降雨量条件下作用不显著。3)总降雨量和降雨间隔时间对根冠比的效应都依赖于对方水平的高低,总降雨量增大只在较长降雨间隔条件下使根冠比发生改变(-28.4%,p<0.05),降雨间隔时间增长只在高降雨量条件下使根冠比发生改变(-28.8%,p<0.05)。4)处理期间,在处理时间分别为30天和45天时,大针茅幼苗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的差异都主要取决于总降雨量;而在处理时间为75天时,其差异则都主要取决于降雨间隔时间。该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降雨间隔时间与总降雨量一样,是影响大针茅幼苗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2)总降雨量对大针茅幼苗生长的效应与降雨间隔时间的长短紧密相关。3)降雨格局对大针茅幼苗生长的影响机制随着幼苗的生长期不同而改变。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