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长江口湿地海三棱蔗草(Scirpus mariqueter)的储碳、固碳功能研究——以崇明东滩为例



编号 zgly000049759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长江口湿地海三棱蔗草(Scirpus mariqueter)的储碳、固碳功能研究——以崇明东滩为例

学科分类 220.10;林业基础学科

作者 梅雪英  张修峰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母体文献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年卷期 2007,26(1)

页码 360-363

年份 2007 

分类号 X173 

关键词 长江口  海三棱藤草  储碳  固碳  功能 

文摘内容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储碳、固碳能力, 在全球碳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解长江口湿地海三棱藤草(Scirpus mariqeter)的储碳、固碳情况, 以崇明东滩为研究地点, 通过实地调研与实验室测定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长江口湿地海三棱蔗草的现存生物量和初级生产, 并根据光合作用原理, 测算了其碳储量, 固碳能力, 进而从光能利用率的角度, 探讨了其固碳潜力。结果得出: 长江口湿地海三棱藤草的现存碳储量为0.34kg·m^-2-0.73kg·m^-2, 平均0.51kg·m^-2; 且植被地下部分的生物现存量小于地上部分, 地下/地上部分生物量比率0.31, 地上部分碳储量是地下部分的3倍多; 其固碳能力为0.36~1.11kg·m^-2·a^-1, 是全国陆地植被平均固碳能力的73%~227%: 全球植被平均固碳能力的88%~271%。与中国不同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相比高于湖泊、城市、河流等生态系统类型, 而低于相同植被覆盖度条件下的森林生态系统。根据光能利用率计算公式, 长江口湿地海三棱藤草的光能利用率只有0.3%~0.9%, 若提高到5%~6%, 则固碳能力比目前提高6.74~17.25倍, 达6.21~7.48kg·m^-2·a^-1, 因此, 长江口湿地海三棱蔗草的固碳能力可进一步提高, 固碳潜力很大。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