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7个灌木柳无性系铅富集能力比较



编号 zgly000169505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7个灌木柳无性系铅富集能力比较

作者 黄瑞芳  王红玲  施士争 

作者单位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 

母体文献 江苏林业科技 

年卷期 2020年01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X53  S792.12 

关键词 灌木柳树  无性系  铅  富集能力  重金属污染  生物修复 

文摘内容 以7个灌木柳无性系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进行铅胁迫处理(Pb2+处理质量浓度分别为0,20,40和80 mg/L)后,分别测定并计算其生物量、耐性指数、毒性阈值、铅含量和转运系数,比较并分析无性系间对铅富集能力的差异。结果显示:各无性系之间及各处理之间,其生物量差异极显著;随着水培处理中铅质量浓度的升高,各无性系的耐性指数总体上表现为逐步降低的趋势,而无性系植株体内的铅含量总体上则表现为逐步升高的趋势;不同无性系铅富集能力差异明显,铅总量最高的无性系为P681 [(7 432.79±980.72)μg],最低的无性系为P646 [(2 990.64±335.59)μg];毒性阈值最高的无性系为P683(215.780 mg/L),最低的无性系为P646(22.911 mg/L)。认为无性系P61适合低质量浓度铅污染修复,无性系P63和P1024较适合高质量浓度铅污染修复,而无性系P646并不适合用来进行铅污染修复。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