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农田土壤有机碳库大小及周转



编号 zgly000047917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农田土壤有机碳库大小及周转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 邵月红  潘剑君  孙波  李海鹰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池州师专资源环境科学系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母体文献 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 2006,25(1)

页码 19-23

年份 2006 

分类号 S153.6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库  活性碳库  缓效性碳库  惰效性碳库 

文摘内容 对水稻土、早地潮土和红壤下土壤有机碳库的大小、分解速率和平均驻留时间进行了分析,根据有机碳周转时间的不同,可将土壤有机碳库划分为活性碳库、缓效性碳库和惰效性碳库3个库,其遵循三库一级动力学方程,根据土壤有机碳的分解变化,用此方程在SAS8.2软件上拟合出活性碳库、缓效性碳库的大小及其分解速率。结果表明,农田土壤各剖面的活性碳一般占土壤有机碳的0.6%~3.7%,平均驻留时间为4~45 d;缓效性碳库一般占土壤有机碳的37.7%~81.2%,平均驻留时间为5~24年;利用酸水解测得的惰效性碳一般占土壤有机碳的17.1%~48.1%.不同水型及不同母质下的水稻土中各碳库变化规律分别为: 潴育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淹育型水稻土、第四纪红粘土>第三纪红砂岩类。不同水稻土和旱地土壤中,活性碳库变化规律为水稻土>旱地,而缓效性碳为旱地土壤>水稻土,表明旱地土壤的固碳能力较水田强。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