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流失及养分保蓄效应研究



编号 zgly000047008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流失及养分保蓄效应研究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 赵护兵  刘国彬  曹清玉  吴瑞俊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06,20(1)

页码 20-24,54

年份 2006 

分类号 S157.1  S158.3 

关键词 草本  灌木  乔木  农田土地利用方式  径流  侵蚀泥沙  N  P2O5 

文摘内容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塞水土保持试验站3种草本、3种灌木、4种乔木、1种农田共计11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径流小区进行径流和侵蚀泥沙观测, 并分别分析其养分含量。研究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流失及养分保蓄效应。结果表明, 试验区2003年草本的年均径流量为1248m^3/km^2。灌木为843m^3/km^2。乔木为2079m^3/km^2, 农田为10672m^3/km^2; 草本的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4.6t/km^2, 灌木为1.0t/km^2。乔木为2.6t/km^2, 农田为169.5t/km^2。2003年乔木的径流年均氮素损失量5.68kg/km^2, 灌木为3.32kg/km^2, 草本为2.49kg/km^2, 农田为10.80kg/km^2, 乔木的径流年均P2O5损失量为0.29kg/km^2, 灌木为0.22kg/km^2。草本为0.17kg/km^2, 农田为0.49kg/km^2。乔木的侵蚀泥沙年均氮素损失量为2.69kg/km^2, 灌木为1.18kg/km^2.草本为7.51kg/km^2, 农田为139.95kg/km^2; 乔木的侵蚀泥沙年均P2O5损失量为1.51kg/km^2, 灌木为0.54kg/km^2, 草本为2.78kg/km^2, 农田为259.25kg/km^2。在本研究区注意发展和恢复草灌植被, 使之尽快起到水土保持作用; 另外, 乔、灌、草土地利用方式相对农田对径流和侵蚀泥沙有很好的养分保蓄效应。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