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72425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杉木大中径材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作者
陈代喜
戴俊
陈琴
蓝肖
罗启亮
贺锦锋
唐文
蒙跃环
唐红亮
董利军
王晓波
刘凡胜
谭文婧
黄光友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融安县西山林场
融水苗族自治县国营贝江河林场
全州县咸水林场
南丹县山口林场
母体文献
广西林业科学
年卷期
2021,50(1)
页码
8-17
年份
2021
分类号
S791.27
关键词
高效栽培
杉木
大中径材
模式
文摘内容
以不同气候区域3~27年生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种质控制、立地控制和密度控制等试验示范林的长期观测数据为依据,分析探讨杉木大中径材培育技术。结果表明,12~26年生杉木良种大中径材试验林分的蓄积生长量比普通种林分平均提高84.94%,26年生时有99.60%的林木达大中径级,其中中径材占比44.00%,大径材占比55.60%。宜选择东坡、南坡、西坡、东南坡、东北坡和西南坡以及坡位为中坡或下坡的地块作为造林地。以水平带状和穴垦方式整地,穴的规格为40 cm×40 cm×40 cm(底长×底宽×深),每穴施用0.25 kg磷肥或杉木专用复混肥作为基肥。造林后连续抚育3年,每年3~4次,幼龄林期施用杉木1号专用复混肥,中龄林期施用杉木2号专用复混肥,施肥总量为3.50 kg/株。立地指数为16~18时,以培育中径材或大中径材为主,在第7~8年进行第1次间伐,保留株数1500~1800株/h^(m2);第12~13年进行第2次间伐,保留株数1200~1400株/h^(m2),16年后可根据情况进行主伐。立地指数大于20时,以培育大径材为主,在前两次间伐基础上,第18年进行第3次间伐,保留株数约800~1000株/h^(m2),21年后可根据情况进行主伐。该技术模式可显著提高营林成效,在培育相同年限的条件下,其林分生长量可比国家行业标准所规定的林分生长量提高30%以上,使大中径材生长量提前5~10年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