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57041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汶川地震对两种气候区植被恢复群落特征的影响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
武夷学院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
母体文献
森林与环境学报
年卷期
2018年01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Q948.15
关键词
汶川
地震灾区
植被恢复
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
文摘内容
为了解两种气候区(半干旱干热河谷气候区和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汶川地震后植被恢复群落特征,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样地植被恢复群落物种组成、重要值和物种多样性的差异特征。结果表明:(1)两个气候区内乔灌草物种数量存在差异,其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1年生草本和多年生草本物种数高于干热河谷气候区,乔灌植物差异较小;受地震和人为恢复措施影响,两个气候区内未受损区和受损未治理区的草本生活型物种数较高,受损治理区则灌乔生活型物种数较高。(2)研究区各样地物种分布不均匀,尤其在受损治理区,因人为种植灌木及乔木,少数优势物种出现在样地中,物种重要值差异大。(3)研究区各样地乔灌植物香农-威纳指数为未受损区>受损治理区>受损未治理区,但草本的多样性指数在受损治理区最低,受损未治理区(自然恢复)的草本多样性指数最高。地震灾区受损治理区通过人工种植灌木及乔木丰富了物种组成,促进植物群落垂直结构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