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广州河涌区乡村聚落植物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编号 zgly000169719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广州河涌区乡村聚落植物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 王子研  王成  唐赛男  张昶  韩丹 

作者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际竹藤中心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 

母体文献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年卷期 2020年03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Q948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乡村聚落带  植物多样性  居民需求  优势树种  垂直分布 

文摘内容 【目的】分析广州南沙河涌区典型乡村聚落带植物多样性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实地调查、卫星影像解译及相关统计方法探索随着河段区位及居住建设活动变化的植物多样性特征差异。【结果】①研究区共记录植物44科70属77种,其中乔木42种,灌木19种,草本13种,藤本3种,以蔷薇科Rosaceae和棕榈科Palmae植物种类最多,桑科Moraceae和芸香科Rutaceae次之。②不同河段优势植物种类无显著差异,乔木以龙眼Dimocarpus longan、小叶榕Ficus concinna和黄皮Clausena lansium为主,灌木以桂花Osmanthus fragrans、九里香Murraya exotica和米仔兰Aglaia odorata为主,草本以香蕉Musa nana和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为主。③研究区域西闸至东闸不同河段内,乔木多样性整体呈下降趋势,灌木和草本无明显趋势,整体均匀度无明显变化趋势,但居住段乔灌草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其他河段,而农业段各项指数都低于其他河段;河道宽度与草本植物多样性显著相关,建筑盖度与灌木均匀度显著相关。④研究区植被呈垂直分布,以4 m和8 m为界限分为上中下3层,下层以香蕉、青皮竹和龙眼为主,中层以龙眼、黄皮、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和白颜树Gironniera subaequalis为主,上层以龙眼、小叶榕和大王椰子Roystonea regia为主;不同高度层优势树种不同。【结论】人为活动对大型乔木影响较小,但对盆栽类灌木和草本类等小型可灵活栽植的植物影响较为显著。图4表2参29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