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不同纹理方向栎木微小无疵试样板材蠕变特性



编号 zgly000163191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纹理方向栎木微小无疵试样板材蠕变特性

作者 王聪  吴强  林鹏  杨东  俞友明 

作者单位 浙江农林大学工程学院  浙江省木雕红木家具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浙江省家具与五金研究所 

母体文献 林业科学 

年卷期 2018年04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S781 

关键词 栎木  各向异性  Burger模型  黏弹性 

文摘内容 【目的】考察高温高湿环境下不同锯切方向栎木板材的弯曲蠕变行为,为湿热条件下翘曲栎木板材展平整直工艺提供参考。【方法】制备4种不同锯切方向栎木试样(分别对应弦切板纵向、径切板纵向、径切板横向和弦切板横向),利用DMA-Q800型动态热机械分析仪测定不同锯切方向栎木试样在不同温度下的蠕变曲线,采用Burger模型和广义Kelvin模型对栎木短期蠕变曲线进行拟合,分析锯切方向对栎木试样各蠕变参数的影响,并对不同取向栎木板材蠕变特性进行评价。【结果】在70~90℃范围内,不同取向栎木板材蠕变和蠕变恢复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相同应力作用下,径切板纵向蠕变大于弦切板纵向蠕变,而径切板横向蠕变小于弦切板横向蠕变。Burger模型和广义Kelvin模型都可以较好地模拟栎木短期蠕变过程,Burger模型相关系数(R~2)大于0.90,广义Kelvin模型相关系数(R~2)大于0.99。在试验范围内,相同含水率下栎木试样的普弹模量和本体黏度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单个滞后时间的Burger模型拟合中,滞后时间随温度升高而增加,90℃时达到最大,栎木在90℃时最接近理想黏性体。不同锯切方向栎木板材本体黏度依次为弦切板纵向>径切板纵向>径切板横向>弦切板横向。【结论】升高温度可以降低栎木本体黏度,随温度升高栎木更易产生黏性形变;栎木板材横向相比纵向更易发生黏性形变;在板材纵向,径切板相比弦切板易发生黏性形变;在板材横向,径切板相比弦切板更难产生黏性形变。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