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鄱阳湖流域多尺度碳、硅输送特征及其对浮游植物分布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71714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鄱阳湖流域多尺度碳、硅输送特征及其对浮游植物分布的影响

作者 李兆喜  高扬  陆瑶  贾珺杰  王朔月  马明真  温学发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0年19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Q948.8 

关键词 鄱阳湖流域  通江湖泊  浮游植物  碳、硅输送  碳硅比 

文摘内容 选取鄱阳湖流域内从初级支流到最大干流再到湖区(香溪→架竹河→赣江→鄱阳湖)这一联通水系线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流域多尺度碳、硅输送进行监测,并对其浮游植物群落分布进行研究,揭示鄱阳湖流域多尺度碳、硅输送对浮游植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鄱阳湖通江流域的碳、硅浓度与碳硅比呈明显空间变化。香溪流域和鄱阳湖湖区溶解态硅(DSi)浓度显著低于架竹河流域和赣江流域,而溶解性总碳(DTC)和溶解性有机碳(DOC)浓度变化则与之相反;碳硅比随流域尺度的扩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西鄱湖高于东鄱湖,冬季高于其他季节。(2)碳、硅对浮游植物分布特征的影响随着流域尺度的变化而变化。架竹河流域浮游植物主要受碳影响,且硅藻对溶解性无机碳(DIC)浓度变化最敏感,赣江流域,硅成为影响浮游植物分布的主要因子,进入鄱阳湖湖区后,硅对浮游植物分布的影响减弱;DIC虽然不是鄱阳湖流域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性因子,但可通过影响水体pH值间接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3)浮游植物密度随着流域面积的扩大而成倍增加,鄱阳湖湖区浮游植物密度约为架竹河流域的11倍,湖区生态环境及水体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