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31139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第一讲 姬松茸的栽培技术
作者
郭倩
作者单位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201106
母体文献
食用菌
年卷期
2006年01期
年份
2006
分类号
S646
关键词
姬松茸
提取物
免疫功能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药用价值
菌种
栽培技术
蛋白质代谢
菌丝
粗蛋白质
文摘内容
姬松茸(AgaricusblazeiMurill)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菌盖半球形,表面有灰褐色至褐色纤维状鳞片。平展后直径4~10cm不等,厚2~3cm。菌柄初期粗短,后细长,基部膨大。菌褶离生,浅褐色,菌丝无锁状联合。1967年经比利时海涅曼博士鉴定为蘑菇科、蘑菇属。其原产于北美南部和巴西、秘鲁等地的草场上,但主要产于巴西圣保罗东南郊的皮耶达提,那里的居民自古以来就食用姬松茸。1965年日本古本隆寿在巴西采集野生种带回日本,送给刚成立不久的三重县津市岩出菌学研究所的岩出亥之助教授,开始了人工栽培研究,在稻草和蔗渣等的堆肥上盖上覆土,制成畦床,确立了菇房畦栽法,1978年进行商业栽培。我国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