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不同耕作方式对宁南旱地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编号 zgly000069707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耕作方式对宁南旱地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 严波  贾志宽  韩清芳  杨宝平  聂俊峰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干旱半干旱研究中心  农业部旱地作物生产与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母体文献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年卷期 2010(3)

页码 58-63

年份 2010 

分类号 S152.2 S152.3 

关键词 耕作方式  土壤团聚体  宁南旱区 

文摘内容 在宁南旱区对试验耕地定位实行连年传统翻耕(CT)、隔年免耕—深松(NT→ST)及深松—免耕(ST→NT)三种不同处理。用干筛法和湿筛法对连续3年处理后土壤团聚体的变化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干筛法中NT→ST处理在0~40 cm土层中〉0.25 mm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比处理前和CT处理分别高33.11%、29.51%;ST→NT处理在0~40 cm土层中〉0.25 mm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比处理前和CT处理分别高40.51%、36.91%。湿筛法中NT→ST处理在0~30 cm土层中〉0.2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比处理前高7.33%,NT→ST处理在0~10 cm土层〉0.2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比CT处理高1.47%,而在10~40 cm土层NT→ST处理和CT〉0.2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差异不显著;ST→NT处理在0~40 cm土层中〉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比处理前和CT处理分别高10.75%、10.12%。分析结果同时说明,采用深松—免耕(ST→NT)轮耕方式更有利于土壤团聚体含量和稳定性的增加。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