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藜麦田甜菜筒喙象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编号 zgly000163881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藜麦田甜菜筒喙象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作者 张金良  杨建国  岳瑾  郭自军  袁志强  魏国树  梅丽  张奥  张桂芬 

作者单位 北京市植物保护站  北京市延庆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河北农业大学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植物保护 

年卷期 2018年04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S435.19 

关键词 甜菜筒喙象  藜麦  形态特征  产卵特性  杂草寄主 

文摘内容 甜菜筒喙象是一种新发现的严重为害藜麦的害虫,2016年首次在藜麦上大暴发,导致当年北京地区藜麦损失惨重。本研究针对甜菜筒喙象杂草寄主范围广,对藜麦为害严重却难以有效防控的问题,采用种群生态学技术方法,研究成虫产卵特性和杂草寄主在其种群发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甜菜筒喙象成虫体色多变,既有锈红色,也有棕褐色和黑褐色。成虫夜伏昼出,不喜阳光直射,白天在生长茂密的植株中下部活动;主要选择在茎秆直径>5mm、处于营养生长盛期的寄主植株上产卵;株高150cm以上(现蕾盛期-初花期,直径>20mm)、生长健壮、茎秆比较坚硬的植株不利于成虫产卵。当藜麦尚未出苗或藜麦苗比较幼小(主干直径<5mm)时,成虫主要在早发的幼嫩多汁的藜科杂草上产卵;6月上旬,藜麦进入旺盛生长期,成虫开始在藜麦上产卵,产卵期约为1个月;7月下旬,藜麦进入初花期,茎秆粗壮,成虫主要在苋科杂草上产卵。此外,甜菜筒喙象成虫更喜欢在营养生长旺盛时期的藜麦植株上产卵,其单株产卵痕数量是藜科和苋科杂草的6.06倍和1.55倍;适时铲除田边杂草,有利于减轻藜麦田甜菜筒喙象的发生与为害。研究结果对甜菜筒喙象的有效防控,保障我国藜麦产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