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黄土丘陵区人工柠条林下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编号 zgly000163236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土丘陵区人工柠条林下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作者 崔静  黄佳健  陈云明  曹扬  王琳琳 

作者单位 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昆明高原湖泊国际研究中心  云南环境工程设计研究中心  云南今禹生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榆林市绿巨人水利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母体文献 西北林学院学报 

年卷期 2018年03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S718.5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柠条  草本  物种多样性  群落相似性系数 

文摘内容 人工林林下物种的组成对整个人工林群落的稳定性及生态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采用时空替代法,对黄土丘陵区不同生长年限的人工柠条林下草本植物物种组成及多样性进行研究,为黄土丘陵区人工柠条林的抚育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研究表明,1)随着柠条林的生长,柠条林下草本植物种类在不断地更替,植物种类以30a柠条林最为丰富,各生长年限柠条林下草本生活型均以多年生草本为主;2)柠条林下草本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sw)的变化随柠条生长年限的增加变化一致,表现为在10~30a时多样性指标随柠条林龄增加而增加,30~40a时指标随柠条林龄增加开始下降,40~50a时指标又随柠条林龄增加有增加趋势。生态优势度Simpson(D)指数变化则刚好相反;3)随柠条林龄的增加,柠条林群落相似性系数增加,且相邻2a之间有较高的相似性系数。不同年份柠条林群落与撂荒地相比,相似性系数逐渐降低,与天然狼牙刺相比,30a柠条林的相似性系数最高,值达0.895 8,说明在30a时柠条林群落的稳定性较高。在柠条林生长至30a左右时,可适当对林分进行抚育砍伐,使柠条林群落的稳定性维持在一个较高的、与天然林大致保持一致的阶段,植物种类更替平稳,生态功能持续发挥。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