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放牧对黑麦草+白三叶混播草地植被构成的作用



编号 zgly000161908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放牧对黑麦草+白三叶混播草地植被构成的作用

作者 周姗姗  孙红  廖加法  于应文 

作者单位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贵州省威宁高原草地试验站 

母体文献 草业科学 

年卷期 2012年05期

年份 2012 

分类号 S543.6  S541.9 

关键词 放牧强度  混播草地  植被构成  土壤特性 

文摘内容 通过4个放牧强度(轻牧、适牧、重牧和过牧,牧后草层高度分别为7.5、5.5、3.5和<2.0cm)的轮牧试验,对黑麦草(Lolium perenne)、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混播草地土壤化学特性;黑麦草分蘖和白三叶匍匐茎、叶片数及其茎叶构成,牧草高度、生物量与植被构成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对放牧强度响应较大,稳定性较弱。随放牧强度的增加,黑麦草分蘖密度和叶片生物量显著增加,黑麦草分蘖质量和白三叶匍匐茎密度及牧草高度和生物量显著下降;黑麦草叶片数,白三叶叶片数、茎叶比和匍匐茎质量在放牧强度间无显著变化。放牧强度在降低黑麦草和白三叶生长特性整齐度的同时,增加其可塑性生长;黑麦草对放牧强度的响应比白三叶敏感,但白三叶的可塑性生长比黑麦草的高。鸭茅(Dactylis glomerata)和非播种植物种的生长特性在放牧强度内变异系数较大。综合分析认为,放牧对草地植被的作用体现于植物个体、种群和群落3个水平,播种的低组分禾草(鸭茅)和非播种禾草是混播草地植被构成变化的关键种。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