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皋兰老虎台红砂种群在不同坡向的空间格局及关联性



编号 zgly000169157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皋兰老虎台红砂种群在不同坡向的空间格局及关联性

作者 刘旻霞  南笑宁  夏素娟  李全弟  蒋晓轩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母体文献 干旱区地理 

年卷期 2019年06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Q948.1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红砂种群  龄级结构  点格局  坡向 

文摘内容 种群的空间格局是研究植物种群相互作用及种群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方法。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是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主要物种,通过野外的群落调查,运用空间点格局分析法中的Ripley K函数,分析甘肃皋兰老虎台荒漠植被不同坡向红砂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种内关联。结果显示:红砂种群为增长型种群,其在不同坡向的分布具有显著差异;南坡及西南坡坡向上,红砂种群Ⅰ、Ⅱ级个体在小尺度上呈显著聚集分布,随着龄级及空间尺度的增加,红砂种群聚集强度逐渐减弱,最后趋于随机分布。西坡、西北坡坡向上生长大量的蓍状亚菊(Ajania achilloides)和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等对红砂的生长造成抑制并加剧种间竞争,各级红砂种群的分布格局均以随机分布为主。不同坡向上,红砂种群Ⅰ、Ⅱ龄级个体之间在小尺度内表现为负关联,随着尺度增加关联度降低,Ⅲ、Ⅳ龄级与Ⅰ、Ⅱ龄级个体之间呈显著的负关联,而Ⅲ、Ⅳ龄级之间没有明显关联性,表明龄级相近的个体在空间分布上是相互独立的。综上所述,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影响红砂种群分布的主要因素除了其自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外,微生境的影响也十分重要。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