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小麦/玉米/大豆和小麦/玉米/甘薯套作的氮素吸收利用及氮肥残效研究



编号 zgly000162525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小麦/玉米/大豆和小麦/玉米/甘薯套作的氮素吸收利用及氮肥残效研究

作者 雍太文  向达兵  张静  万燕  刘卫国  杨文钰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母体文献 草业学报 

年卷期 2011年06期

年份 2011 

分类号 S344 

关键词 小麦/玉米/大豆  套作  氮素吸收  氮肥残效  15N稀释法 

文摘内容 采用15 N土壤稀释标记法研究了小麦/玉米/大豆和小麦/玉米/甘薯(以下简称麦/玉/豆和麦/玉/薯)在不同根系分隔方式下的氮素吸收利用及氮肥残效。结果表明,不分隔与完全分隔相比,2种体系的小麦植株15 N当季吸收量和回收率提高,土壤残留15 N%丰度及总N含量降低;麦/玉/豆的玉米植株15 N当季吸收量和回收率提高25.16%和25.16%,玉米土壤残留15 N%丰度及总N含量提高13.89%和10.15%,麦/玉/薯的则分别降低15.98%,15.99%,17.37%和5.19%;大豆植株的15 N当季吸收量和回收率、土壤残留15 N%丰度降低,土壤总N含量提高3.03%;甘薯植株的15 N当季吸收量和回收率提高,土壤残留15 N%丰度和总N含量降低0.91%和4.95%。在利用前茬作物残留在土壤中的15 N时,麦/玉/豆的小麦、玉米对残留15 N的吸收量与回收率高于麦/玉/薯的小麦、玉米;大豆对前茬小麦、玉米残留15 N的吸收量与回收率低于甘薯,对前茬大豆残留15 N的吸收量与回收率高于甘薯。麦/玉/豆较麦/玉/薯更有利于作物间氮素的转移、周年氮肥的高效利用和土壤肥力保持。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