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近55 a渭河流域气候变化



编号 zgly000164548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近55 a渭河流域气候变化

作者 冯星  郭建青  孙东永  曹洋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干旱区地理 

年卷期 2018年04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P467 

关键词 渭河流域  气候特征  极端干旱事件  Penman-Monteith模型 

文摘内容 利用渭河流域21个气象站点1960—2015年逐日气象资料,应用一元线性趋势分析、Penman-Monteith模型和Morlet小波分析等技术手段分别研究年、月地表湿润指数,并对其进行标准化和气温、降水以及极端干旱事件的变化趋势计算,并分析年内变化规律,以期更好的揭示渭河流域近55 a气候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渭河流域近55 a的气温总体上在波动中呈小幅增加的趋势,其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气温的增长幅度较大,为气温升高的主要时期,年均降水量和极端干旱频率呈现小幅减少的趋势,下降的主要时期集中在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期和21世纪初。(2)小波周期分析发现渭河流域极端干旱事件的震荡周期尺度为13~15 a和25~30 a,气温震荡周期的时间尺度为13~15 a和25~30 a,年降水量的小波振荡周期为15~17 a和25~30 a。主震荡周期的时间尺度均为25~30 a,次震荡周期的时间尺度也较为接近,为13~15 a和15~17 a,说明三者的变化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相似性。(3)研究区内5个区域的气候变化特征同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天水—西吉流域的年均降水量和极端干旱事件发生频率的减少幅度和年均气温的增加幅度是5个区域里变化最大的,吴其—状头区域的年均降水量和极端干旱事件的减少频率和年均温度的增加频率是5个区域里变化幅度最小的,但在总体上各区域气候要素变化趋势上是保持一致的。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