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60124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中国新疆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地区经济合作模式选择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母体文献
干旱区地理
年卷期
2008年03期
年份
2008
分类号
F127
关键词
中国新疆
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地区
区域经济合作
次区域合作模式
文摘内容
中国新疆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地区地理位置毗连,广泛开展双方的地区间经济合作,不仅有利于促进中俄共同繁荣与发展,而且有利于巩固本地区乃至中亚的安全与稳定。本文首先按照跨境区域合作的空间范围、一体化程度和合作方性质对目前国际上几种主要的区域合作模式进行了归纳总结。新疆和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地区均远离各自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属于较为落后的内陆地区,且在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上具有较大的差异性,经济互补性强。基于此,双方的合作不宜采取以国家为合作主体、涉及主权让渡和较强排他性的一体化模式,而应采取灵活的、开放性的和以项目合作为主要内容的次区域合作方式。当前主要的次区域合作模式有以国家政府推动的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增长三角和地方政府推动的珠-港-澳次区域合作、国际和地区组织推动的大湄公河、图们江次区域合作。其次,通过考察和分析,认为具有独特地域经济特点的新-西区域合作应以国家和地方政府、国际和地区组织共同推动,并充分考虑本地差异性较强的实际,采取跨境旅游休闲型经济特区、境外经济合作区、科技园区等多样化的发展方式,确立相应的合作领域与合作机制,促进新-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