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水通道蛋白PIP1基因过表达杨树的光合生理过程对干旱和复水的响应



编号 zgly000169584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水通道蛋白PIP1基因过表达杨树的光合生理过程对干旱和复水的响应

作者 刘文鑫  陈志成  代永欣  万贤崇 

作者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 

母体文献 林业科学 

年卷期 2020年02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S792.11 

关键词 杨树  叶肉导度  光合限制  水通道蛋白 

文摘内容 【目的】通过比较转水通道蛋白基因Pt PIP1;3(Gen Bank登录号:MN795092 ptopip1.3)的84K杨与野生型植株的光合作用对干旱及复水的响应,分析该过程的限制因素,以期深入了解水通道蛋白PIP1在干旱胁迫及复水过程中对CO2导度的调节作用及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方法】以杂交杨84K野生型及转Pt PIP1;3基因植株为研究对象,进行重度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35%)及复水处理,测定气体交换及叶绿素荧光各个指标,计算叶肉导度(gm)等参数,进而分析水通道蛋白在干旱条件及复水后对CO2导度和光合作用的调节作用。【结果】转Pt PIP1;3基因84K杨在正常浇水下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显著高于84K野生型。干旱胁迫至第6天,野生型和转基因植株光合作用都开始下降,且转基因植株光合作用下降速度更快,至第7天降到野生型同样的水平。干旱处理的第7~10天,转基因植株和野生型植株的gs、gm和Pn均显著低于各自对照(正常浇水植株),光化学淬灭(qP)、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电子传递速率(Jflu)、最大羧化速率(Vcmax)和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也显著降低,此时2种植株的光合作用都主要受到叶肉导度的限制。在复水的3天过程中,转基因植株的光合作用恢复速度更快,而且叶绿素荧光参数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期间光合作用主要受到叶肉导度的限制;而野生型植株的光合参数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都未完全恢复,其光合作用除了受到叶肉导度的限制外,还受到光合作用中生物化学过程的限制。【结论】叶肉导度是转水通道蛋白基因及野生型84K杨干旱胁迫和复水过程中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素。在干旱胁迫后水通道蛋白基因过表达的转基因杨树光合作用恢复迅速,包括光系统Ⅱ性能的恢复,这有助于杨树适应自然界中经常发生的阶段性干旱胁迫。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