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39497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土高原不同退耕还林地森林植被改良土壤特性研究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研究
年卷期
2006,13(3)
页码
204-207,210
年份
2006
分类号
S714.6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容重
孔隙度
水稳性团粒结构
饱和导水率
文摘内容
对比研究了青海省大通县不同类型退耕还林地、草地、农田的土壤性质, 包括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土壤饱和导水率。结果表明: 华北落叶松容重最小, 为农田容重的62%, 青杨青海云杉混交林是农田土壤容重的83%; 0~15cm土层青海云杉混交林〉0.25mm的团粒结构含量为45.21%, 草坡、耕地分别为32.18%、20.81%; 北落叶松纯林的最小饱和导水率是1.22mm/min, 林地中饱和导水率最小的是落叶松青海云杉混交林, 为0.17mm/min, 草地和农田分别为0.11mm/min、0.09mm/min。退耕还林后, 与农田相比, 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明显改善,针阔混交林改良土壤特性作用较好。除了华北落叶松纯林和华北落叶松青海云杉混交林外, 针阔混交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好于阔叶纯林和针叶纯林, 草坡和农田较差, 草坡略好于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