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汕头、肇庆、韶关及东莞地区古树名木资源特征及危害因子分析



编号 zgly000164052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汕头、肇庆、韶关及东莞地区古树名木资源特征及危害因子分析

作者 李亭潞  秦长生  赵丹阳  徐金柱  谭晓霞  杨华  田龙艳  揭育泽  赖国栋  练涛  邱华龙 

作者单位 广东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管理办公室  广东省森林培育与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母体文献 林业与环境科学 

年卷期 2018年04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S788 

关键词 古树名木  保护  病虫害  复壮技术 

文摘内容 通过对广东省粤东西北(汕头市、肇庆市、韶关市)和珠三角(东莞市)古树名木进行调查,分析了这4个地区古树名木的树种分布以及数量性状特征,并对危害古树生长的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四地市古树名木的树龄主要集中在100~250 a,树高主要分布于10~20 m,胸径在200~400 cm范围内相对集中,而冠幅则集中于10~25 m。粤北的韶关市古树名木最多,高达7 300株,占全省的10.03%,其次依次为东莞、肇庆和汕头。粤北以樟树分布最多,而粤东、西和珠三角以榕树分布最多。东莞市古树名木生长环境差的数量最多,高达824株,约占全市古树名木的21.01%,此外,衰弱株和濒危株分别为744株和85株,均超过其余三个地市的总和。病虫害和人为因素是古树名木长势衰弱的重要原因,其中白蚁危害最为严重,而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水泥铺装导致树池太小是古树名木衰弱的重要人为原因之一。最后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古树名木的保护和复壮建议。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