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37107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中国云南小兽寄生革螨的群落结构和空间分布(英文)
作者单位
大理学院病原与媒介生物研究所
母体文献
昆虫学报
年卷期
2009年12期
年份
2009
分类号
S852.7
Q968
关键词
革螨
小兽
群落结构
空间分布
聚类分析
云南
文摘内容
寄生在小兽体表的革螨可能是传播肾综合征出血热和立克次体痘等人兽共患病的媒介。本文报道了云南省28个县(市)小兽体表革螨的野外调查结果,运用物种数、平均丰富度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对小兽寄生革螨的群落特征和沿环境梯度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并用系统聚类分析法(SPSS 16.0软件)对18种主要小兽的革螨群落相似性进行了比较。在云南省28个县(市)共捕获到小兽14 544头,隶属于5目(啮齿目、食虫目、攀鼩目、兔形目、食肉目)10科35属67种,在捕获的小兽体表采集到革螨80 791头,经鉴定属于10科33属112种。结果分析表明:主要的宿主动物为黄胸鼠Rattus tanezumi、齐氏姬鼠Apodemus chevrieri和大绒鼠Eothenomys miletus;纳氏厉螨Laelapsnuttalli、毒厉螨L. echidninus和贵州厉螨L. guizhouensis为革螨的优势种。齐氏姬鼠A.chevrieri、社鼠N.confucianus和黄胸鼠R. tanezumi体表寄生的革螨种类最多;臭鼩鼱Suncus murinus、齐氏姬鼠A. chevrieri和灰麝鼩Crociduraattenuata的革螨群落多样性最高。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革螨群落的相似程度与相应小兽的亲缘关系及所处生态环境的相似性是基本一致的,分类地位和生境选择相似的小兽,它们的革螨群落也被聚为一类。革螨物种数沿纬度梯度的水平分布呈现两个峰值,最大峰值出现在25°~26°N之间;沿海拔梯度的垂直分布呈单峰分布格局,峰值在海拔2 000 ~2 500 m之间。革螨和小兽的多样性沿纬度梯度和海拔梯度的空间分布趋势也均表现出随着纬度和海拔的升高而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型分布格局,峰值分别出现在北纬25°~27°N和海拔2 000 ~2 500 m之间。结果提示云南革螨群落种类丰富,多样性高。云南革螨物种数和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可能直接受到古北和东洋两区系边缘效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