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03685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樟子松枯梢病的研究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植物园
母体文献
东北林学院学报
年卷期
1981年02期
年份
1981
关键词
樟子松
松树枯梢病
长白赤松
接种试验
萌发率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落叶松
发病规律
黑龙江省
分生孢子器
文摘内容
我国黑龙江省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L.var.mongolica Litv.]人工林中发生了一种新传染性枯梢病,分布普遍,为害严重,该病是由松色二孢菌[Diplodia Pinea(Desm.)Kickx]引起的。通过调查和接种试验证明该菌还能侵染红松[P.koraiensis Sieb.et Zucc.]、长白赤松[P.sylvestris var.sylvestrif?rmis(Takenouchi)Cheng et C.D.chu]、黑皮油松[P.tabulaeformis var.muk-densis Uyeki]、杜松[Juniperus rigida Sieb.et Zucc.],通过伤口侵入寄主,潜育期8—14天,繁殖期24—27天。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越冬,翌年5月下旬开始,病菌从前一年的病树上飞散出分生孢子,借雨水淋洗、飞溅和风传播。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5℃—35℃,萌发的最适宜温度为20℃—25℃,在马铃薯萄萄糖琼脂培养基上,在散光和常温条件下很容易产生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病害在7月上旬开始发病,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发病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