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越冬和复苏时期太湖水体蓝藻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



编号 zgly000075953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越冬和复苏时期太湖水体蓝藻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

学科分类 220.1520;林木遗传学

作者 顾婷婷  孔繁翔  谭啸  于洋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1,31(1)

页码 21-30

年份 2011 

分类号 Q949.22 

关键词 太湖  T-RF  蓝藻群落结构  微囊藻  时空变化 

文摘内容 为研究太湖蓝藻在越冬与复苏时期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规律,于2008年11月,2009年2月,2009年4月,在太湖富营养化较严重的湖区选取8个采样点(梅梁湾、竺山湾、贡湖湾、大浦、西太湖、南太湖、湖心和湖湾交汇处),分3层采水样,过滤并提取样品DNA经PCR扩增蓝藻16S rDNA序列,采用T-RFLP(末端标记的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样性)技术分析蓝藻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共得到87个不同的T-RFs(末端限制性酶切片段),表明太湖蓝藻具有丰富的基因多样性。T-RF相对丰度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太湖蓝藻群落结构在垂直空间上相似性较高,相似度〉50%;在水平空间,与Microcystis spp.对应的信号峰在8个采样点均为最强峰(相对丰度为17.7%-47.5%)。竺山湾蓝藻多样性最低,西太湖最高,但其余采样点间蓝藻群落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没有显著差异(P〉0.05)。Microcystis相对丰度与Shannon多样性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958)。在时间尺度上,相似性分析(Analysis of similarity,ANOSIM)结果显示太湖蓝藻群落结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春季复苏时蓝藻多样性最高,秋季衰亡时最低。聚类分析表明样品聚成两大特征类群,秋季衰亡时样品独自聚为1支,而春季复苏期和冬季越冬期样品彼此混杂。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