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37904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四川省珍稀濒危植物延龄草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母体文献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
2005,27(4)
页码
1-6
年份
2005
分类号
Q949.718
关键词
延龄草
I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保护策略
文摘内容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 对延龄草7个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用12个引物对7个居群共105个样品进行了扩增, 共得到135条清晰的扩增位点, 其中多态性位点46个, 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34.07%.POPGENE分析结果表明: 同其他一些濒危植物相比, 延龄草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He=0.0759, Ho=0.1200).卧龙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PPB=18.52%, He=0.0417, Ho=0.0684), 大坝子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低(PPB=8.89%, He=0.0220, Ho=0.0348).Nei’s遗传多样性分析和AMOVA分析表明: 7个自然居群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Gst分别为0.5554和0.5253), 可能是基因流障碍和遗传漂变引起的; 而居群间的限制性基因流(Nm=0.4002)可能由种子的有限传播距离、居群的地理隔离或自交等因素导致.通过对延龄草居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分析, 结合群落学调查研究, 该文提出了一些保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