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24089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杨树与栅锈菌互作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学科分类
220.3010;森林病理学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母体文献
林业科学;北京
年卷期
2001, 37(6)
页码
52~58
年份
2001
分类号
S763.114.212
关键词
杨树
叶锈病
病原真菌
落叶松-杨栅锈菌
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
组织病理学
病害
文摘内容
用整叶组织透明染色法对亲和性、非亲和性杨树品种与落叶松-杨栅锈菌
(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 Kleb.)相互作用的组织病理学进行了系统的
观察。夏孢子接种6 h后开始萌发, 12 h后芽管侵入气孔, 此后在寄主细胞内
形成吸器。芽管常形成树杈状或根状分枝, 一个芽管分别侵入两个气孔或几
个芽管同时侵入一个气孔。杨树与栅锈菌相互识别中的抗锈性的表达主要发
生在接种24 h后, 即气孔下囊形成阶段。表现为夏孢子萌发初期受抑, 气孔
下囊形成较迟、数量较少, 初生侵染菌丝的长度受抑, 吸器出现迟、数量少
以及寄主叶肉细胞坏死等, 但不同组合间在发生时间和程度上有较大差异。
接种12 h后, 感病品种的叶肉细胞中出现吸器, 36 h后抗病性组合中出现吸
器。随着菌丝的增多, 抗病品种中的吸器数量、菌落面积小于感病品种, 多
于近免疫品种。低反应型品种中菌落线性生长受抑和吸器形成的减少均发生
在叶肉细胞坏死之后, 尚未发现高感病品种出现叶肉细胞坏死现象。表8参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