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32031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报春苣苔的生态生物学特征
作者
任海
彭少麟
张奠湘
简曙光
韦强
张倩媚
刘念
李世晋
陈文杉
庄益智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广东省连州市林业局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3,23(5)
页码
1012-1017
年份
2003
分类号
Q949.778.4
关键词
报春苣苔
生态生物学特征
濒危植物
植物群落
分布
苦苣苔科
文摘内容
报春苣苔是苦苣苔科多年生喜Ca草本植物, 因分布区极窄而被列为第一批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基于其生态生物学特征探讨报春苣苔的濒危机制及解濒措施。报春苣苔生于海拔约300m的石灰岩山洞口附近的植物群落中, 群落主要由一些喜Ca及耐阴湿植物组成。其伴生植物为苔鲜。从洞口向里, 植物种类越来越少, 报春苣苔的数量却越来越多。植株个体越来越小, 开花的比例也越来越少。洞口的报春苣苔种群呈均匀分布。深处则呈集聚分布, 洞穴的壁顶的报春苣苔群落为单一种且呈集聚分布。报春苣苔需要偏碱性的硬质水才能生长。其生存土壤太薄且营养贫乏, PH值为7.5, 有机质、全N、全P和全K含量分别为1.8%、0.87%、0.16%和0.71%。因而植物的生长极为缓慢, 一般一株的年生长量为30g左右。报春苣苔分布点CO2平均浓度为0.09%, 高于洞外约2倍。其相对湿度终年保持在97%左右。报春苣苔仅生于相对弱的光环境下, 且只在散射光线能到达的地方出现, 大约只忍受正常光强的1/4以下。作为洞穴植物, 其生态分布的限制因子是光源和特殊的大气环境。生境的特殊性导致其分布狭窄, 3a的移栽实验表明迁地保护转术日前环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