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65026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北海珍珠养殖区与非养殖区海域水体氮含量的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学科分类
220.65;林业经济学
作者单位
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
广西海洋环境与滨海湿地研究中心
母体文献
台湾海峡
年卷期
2011,30(2)
页码
181-188
年份
2011
分类号
P734
关键词
海洋化学
氮
形态
分布
循环特征
珍珠养殖
相关分析
北海海域
文摘内容
根据2008年9月和2009年4月对广西北海海域珍珠养殖区和非养殖区水体各形态氮含量的调查资料,采用对比手法研究其氮循环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研究海域水体各种形态氮含量无论在季节上还是区域上,均突出地体现了养殖生物的释放作用和陆源排污的影响作用.氮的含量变化随着区域和季节不同而显示出特有的规律.春季,正值珠贝插核期的养殖区水体中的氮含量较低,并在不同区域随生物链作用呈现出很好的规律性,各形态氮含量与环境因子之间呈相关的几率较高,其中DON含量与pH值以及DIN含量与SS和TOC含量之间的负相关性均达到了非常显著水平(p〈0.01),但水环境是以耗氧过程影响为主.秋季,随着养殖珠贝进入养成期,在其摄食和排泄压力大幅度增加的同时,以主要存在形态出现的TN、DN、DON含量亦大幅度上升,但作为浮游植物直接吸收的DIN含量却在明显上升的情况下仍然远低于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值,只有NH4-N含量与水温呈显著负相关(p〈0.05),水环境却以增氧状态出现.而非养殖区水体的氮含量无论是春季还是秋季,只是从TN、PN、DN含量的分布上体现了与养殖区的一致性,其余形态氮含量的分布则多与养殖区的相反;各形态氮含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则秋季较春季密切,尤其DN、NH4-N与SS含量的负相关性,DIN含量与pH值的正相关性非常显著(p〈0.01).从春秋季整个海区氮含量的变化情况(春季TN、DN、DON、DIN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0.66~16.96、6.82~12.85、4.43~11.63、0.69~2.81 mol/dm3,平均值分别为13.46、8.86、7.11、1.75 mol/dm3;秋季TN、DN、DON、DIN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4.07~28.01、12.22~23.01、11.01~21.59、1.08~3.11 mol/dm3,平均值分别为20.54、17.00、15.34、1.65 mol/dm3)可见,研究海域无论养殖区还是非养殖区氮循环状况良好,生物链作用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对于研究海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极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