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基于MODIS数据的2015年夏季全球大型湖泊表面温度格局初析



编号 zgly000160616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基于MODIS数据的2015年夏季全球大型湖泊表面温度格局初析

作者 王敏  梁雨华  马建行  马学垚  杜嘉  宋开山 

作者单位 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母体文献 湿地科学 

年卷期 2017年04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P341 

关键词 MODIS  表面温度  湖泊  全球  夏季  遥感 

文摘内容 利用2015年的7 682(167×46)景MODIS L3级地表温度产品(MOD11A2),对全球面积>25 km~2的2 446个湖泊(总面积为1.43×106km~2),提取湖泊表面温度信息,在经纬度、气候带、海拔、土地利用四个维度上,开展夏季全球湖泊表面温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夏季夜间,低纬度热带、高温炎热的赤道气候带、海拔0 m以下、人造地表覆盖地区湖泊表面平均温度分别为23.55℃、23.89℃、21.85℃、21.15℃,高于其它地区湖泊表面温度;夏季夜间,高纬度寒带、终年寒冷的极地气候带、超高海拔、冰川积雪覆盖地区湖泊表面平均温度分别为8.17℃、7.17℃、8.99℃、6.39℃,低于其它地区湖泊表面温度;整体上,全球湖泊表面温度呈现出自赤道向两极递减的明显纬度分异规律,但是在局部地区,由于气候、地形、下垫面和湖泊水体性质的不同,个别湖泊表面温度不同于同纬度其它湖泊。对全球4个显著差异区内的24个湖泊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北美洲中南部地区,导致夏季其沿海湖泊表面温度高于内部湖泊的因素依次是气候、海拔;在南美洲西部安第斯山脉地区,导致夏季湖泊表面温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拔、气候、下垫面和湖泊水体自身的性质;在非洲东北部地区,夏季湖泊表面温度差异的影响因素依次是气候、海拔、下垫面和湖泊水体自身的性质;在亚欧大陆内部地区,导致夏季湖泊表面温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拔、气候、下垫面和湖泊水体自身的性质。综合分析表明,全球夏季气温格局是影响夏季湖泊表面温度的主导因子(白天:R~2=0.85;夜间:R~2=0.94);在非地带性规律中,海拔是影响夏季湖泊表面温度格局的另一个主要因素。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