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30411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北方粳稻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对光强和CO2浓度的响应
作者单位
莱阳农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沈阳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山东莱阳 265200
北京 100101
沈阳 110161
沈阳 110161
母体文献
植物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5年01期
年份
2005
分类号
S511.22
关键词
水稻
光合速率
气孔导度
光强
CO2浓度
文摘内容
以东北地区主栽的粳稻(Oryza sativa var.japonica)品种为对象,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光合作用 测定仪控制光强、CO2浓度和温度等环境条件,阐述了光合作用和气孔导度对光和CO2浓度的响应特征及其耦合关 系。结果表明,光合速率随光强或CO2浓度的提高而增大,均遵循米氏响应;在不同CO2浓度下,表观量子效率随 CO2浓度的提高而增大,但CO2浓度达到800μmol·mol-1以上时,表观量子效率有所减小;在不同光强下,表观羧化 效率也随光的增强而增大,但光强达到1600μmol·m-2·s-1以上时,表观羧化效率也有所减小;在光强和CO2浓度 协同作用下,光合速率的响应遵循双底物的米氏方程,在光强和CO2浓度均趋于饱和时,北方粳稻(品种:辽粳294) 剑叶的潜在最大光合速率为71.7378 μmol·m-2·s-1,表观量子效率为0.0560μmolCO2·μmol-1 photons,表观羧化效 率为0.1031 μmol·m-2·s-1/μmol·mol-1。气孔导度也随光的增强而增大,对光强的响应规律也可以用Michaelis- Menten曲线模拟,而叶面CO2浓度的提高会使气孔导度减小,气孔导度(Gs)对叶面CO2浓度(Cs)的响应可以用Gs =Gmax,c/(1+Cs/Cs0)的双曲线方程模拟。在光强(PFD)和CO2浓度协同作用下,气孔导度可以用式Gs=Gmax (PFD/PFDc)/[(1+PFD/PFDc)(1+Cs/Cs0)]+Gct估算,当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