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末茬紫花苜蓿套作饲用燕麦的种植模式研究



编号 zgly000166019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末茬紫花苜蓿套作饲用燕麦的种植模式研究

作者 李小鹏  赵宇星  王永新  李德颖  董宽虎  赵祥 

作者单位 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北达科他州立大学植物科学系 

母体文献 草地学报 

年卷期 2018年06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S541.9  S544.9 

关键词 紫花苜蓿  饲用燕麦  套作  饲草产量  土壤养分 

文摘内容 以末茬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套种饲用燕麦(Avena sativa L.)的牧草种植模式为对象,试验采用裂区设计,测定紫花苜蓿行距为30cm和40cm、燕麦播种日期为苜蓿第二茬刈割后7天和11天、燕麦播种品种为早熟品种(领袖)和晚熟品种(贝勒)的生长特性和产量,分析0~10cm,10~20cm,20~30cm土壤的常规理化性质和有机碳含量,研究紫花苜蓿套种饲用燕麦的种植模式对植物生长、生产、土壤养分的影响,为选择合理的套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以苜蓿行距40cm、苜蓿二茬刈割后第7天播种早熟品种燕麦的种植模式,与其他模式相比,能够极显著地降低0~10cm,10~20cm土层的pH值(P<0.01),极显著地增加各土层土壤全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有机碳的含量(P<0.01),而株高、生长速率、存活率、返青率与单作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合理的间套作模式(包括时间和密度),将有利于土壤养分和饲草产量的增加,且有机碳可以作为评价套作系统土壤肥力的指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