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长江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及驱动因子——以2008-2018年为例



编号 zgly000172666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长江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及驱动因子——以2008-2018年为例

作者 杨阳  唐晓岚  李哲惠  贾艳艳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母体文献 西北林学院学报 

年卷期 2021,36(2)

页码 220-230

年份 2021 

分类号 F301.24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变化  因子分析 

文摘内容 分析长江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变化,为区域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采用2008、2013、2018年3期Landsat 8 TM遥感影像资料为数据源,依托ENVI与Arcgis技术,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时空演变进行分析,并对产生变化的驱动因子做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2008-2018年,长江流域(912510 km^(2))林地、耕地与草地面积占据较大优势,2018年林地、耕地与草地面积分别为874019 km^(2)(49.08%)、428188 km^(2)(24.04%)、247435 km^(2)(13.89%)。研究期间,土地利用结构类型总体变化为“林地(0.133%)、草地(0.246%)、湿地(0.319%)、建设用地(5.591%)面积增加明显,耕地面积减少,未利用土地保持相对平稳”的特点。2)斑块类型分析表明,林地景观类型的破碎化程度降低;草地景观类型的破碎化程度增加;建设用地景观类型面积扩大,但在空间布局上更加集中。3)景观格局指数分析表明,人类活动与城镇化建设活动导致土地空间不断分散和破碎化,景观异质性增加。长江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主要驱动因子分别为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城乡人口结构、工业污染物排放。基于上述分析,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长江中下游地区土地利用应减量优化与高效;上游、西北与西南等地推进草原景观生态环境保护;城镇化水平较高地区应加强工业用地的整治;科学规划长江流域土地空间布局,构建长江生态大廊道。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