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不同干扰方式对喀斯特生态系统土壤细菌优势类群—变形菌群落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43400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干扰方式对喀斯特生态系统土壤细菌优势类群—变形菌群落的影响

作者 陈香碧  苏以荣  何寻阳  覃文更  魏亚伟  梁月明  吴金水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试验站  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母体文献 土壤学报 

年卷期 2012年02期

年份 2012 

分类号 S154.3 

关键词 喀斯特  人为干扰  16SrRNA  变形菌 

文摘内容 以喀斯特原生林为对照,运用16S rRNA基因的PCR-RFLP和测序技术对该区不同人为干扰方式下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4个样地中变形菌占总克隆子数的41.3%,是研究区土壤中的优势细菌类群。与原生林地相比较,受人为干扰的生态系统土壤中变形菌明显减少,自然恢复地、农耕地和放牧+冬季火烧草地减少了30.2%~47.4%。自然恢复地、放牧+冬季火烧草地与原生林地土壤中变形菌的4个亚群丰度分布关系一致,均为α->δ->β->γ-变形菌,而农耕地则为δ->α->β->γ-变形菌,说明自然恢复和放牧+冬季火烧草地对喀斯特土壤变形菌的恢复作用有限,而对变形菌4个亚群之间的分布关系有明显的正效应,尤其是自然恢复地中α-变形菌得到了很好的恢复,较农耕地增加了130%。四个样地中,占总克隆子数16.5%的克隆子被归类为根瘤菌目,且以原生林地最多,是3个干扰样地的1.6~3.7倍。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未来可考虑种植本土固氮植物结合接种相应的固氮微生物作为恢复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的措施之一。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