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27497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逝水之歌白洋淀——一座村庄和四个村民的水上纪录
作者
曹杰明
作者单位
本刊记者
母体文献
绿色中国
年卷期
2004年09期
年份
2004
分类号
X171
关键词
安新县
水上
燕南赵北
潴龙河
人类活动
春秋战国时期
水乡泽国
明弘治
明正德
西淀
文摘内容
白洋淀位于河北保定境内的安新县,南距石家庄189 公里,北距北京162 公里,东距天津155 公里。 白洋淀有143 个淀泊,被3700 多条沟濠连接,淀淀相通,沟濠相连,形成巨大的水上迷宫。白洋淀的地形地貌是由海而湖,由湖而陆的反复演变而形成的,现在的水区是古白洋淀仅存的一部分,上游九河、潴龙河、孝义河、唐河、府河、漕河、萍河、杨村河、瀑河及白沟引河,下通津门的水乡泽国,史称西淀。到明弘治元年(公元1488 年)之前已淤为平地,“地可耕而食,中央为牧马场”,因此也有“雍奴泽”之称。明正德十二年( 公元1 5 1 7年) 扬村河决口始成泽国,形成九河入淀之势。以后人们看到淀水“汪洋浩淼,势连天际”,故改称白洋淀。 白洋淀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石代,淀区的西部、南部(今安新县的留村、梁庄)就有人类活动生息。春秋战国时期,淀区分属于燕、赵统辖,以易水长城(今安新县北堤)为界,南葛城( 今安州镇) 属赵、北浑泥城( 今安新镇) 归燕,故今日淀区有“燕南赵北”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