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外源胡敏酸对土壤有机质组分变化的影响及其与茶树铅有效性的关系



编号 zgly000146020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外源胡敏酸对土壤有机质组分变化的影响及其与茶树铅有效性的关系

作者 段德超  于明革  徐辰  施积炎  陈英旭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母体文献 土壤学报 

年卷期 2013年05期

年份 2013 

分类号 X173  S571.1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富啡酸  胡敏酸  茶树  根际  铅 

文摘内容 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胡敏酸输入土壤6个月后茶树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有机质(SOM)及其组分,包括水溶性物质(WSS)、富啡酸(FA)、胡敏酸(HA)以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SMB)的变化,并对不同土壤有机质组分碳含量和茶树不同组织铅含量作了相关性分析。外源胡敏酸设置3个浓度水平(0、300、600mg kg-1),铅设置2个浓度水平(0、300 mg kg-1),试验共有6个处理。茶苗置于温室培养,6个月后分新叶、老叶、新茎、老茎、根收获。结果表明:根际并非总是富含有机质,未加铅处理根际土壤总有机碳(SOC)含量低于非根际;而加铅处理根际SOC含量高于非根际。HA加入土壤能够显著增加根际和非根际SOC和SMB的含量,但是加铅处理和不加铅处理增加幅度不同。高浓度HA显著增加了根际FA的含量,可能是HA部分裂解所致。非根际有机质各组分与茶树铅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根际SOC、HA和茶树不同组织铅含量没有显著相关关系。根际WSS、FA与茶树嫩叶、老叶、嫩茎、老茎以及根部铅含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根际SMB与茶树各个组织铅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总之,胡敏酸施入土壤改变了土壤有机质及其各个组分的含量,而根际某些土壤有机质组分的改变又显著影响了茶树不同组织铅的吸收和分布。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