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近57年中国北方气候干湿变化及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关系



编号 zgly000168324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近57年中国北方气候干湿变化及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关系

作者 贾艳青  张勃 

作者单位 忻州师范学院地理系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母体文献 土壤学报 

年卷期 2019年05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P467  P461.2 

关键词 干湿变化  湿润指数  潜在蒸散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  北方地区 

文摘内容 利用中国北方424个气象站点1960—2016年逐日地面观测资料,应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潜在蒸散(ET0),基于降水量和潜在蒸散计算的湿润指数研究了1960—2016年中国北方干湿气候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了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对气候干湿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北方总体干湿变化不显著,空间上表现为西北、青藏高原、内蒙古湿润化而华北干旱化的特征。极端干旱区面积显著缩小,干旱区、半干旱区则明显扩张,表明气候敏感区域在扩张。极端干旱区和干旱区显著变湿润,半干旱区有变湿润的趋势。1960—1990年至1991—2016年,北方经历了变湿润的过程。西北西部、青藏高原湿润化趋势明显,极端干旱—干旱区的界线呈西界东移、南北界线收缩的变化。干旱化趋势主要发生在华北和东北部分地区,华北黄河沿线一带半干旱—半湿润区界线向东南方向扩张。东北中部和西北西部由于降水增加而ET0减少,气候变湿润。华北中西部、内蒙古东部和东北部分地区降水减少、ET0增加,气候变干旱。在PDO暖位相,西北、东北北部及内蒙古东部地区地表气候偏湿润;在PDO冷位相,地表气候偏干旱。而华北则相反。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